上海需要多少专业商贸城?
上海需要多少专业商贸城?2007年9月27日
来源:劳动报
始于2004年的上海商贸城开发热,是浙江开发商的宏图大志,刚好与欲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上海经济发展相吻合。于是一大批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服务的全球性采购中心、物流中心、电子商务港遍地开花
位于上海西北交通要寨的曹安商圈,在“全球采购中心”的宏愿下,正竭力打造8公里长120万平方米的商贸黄金走廊,由此吸引来了众开发商投下百亿资金开发,更是引来了全国近万名投资客洒下重金,为这场“全球采购中心”进行豪赌。佑威&天天房展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最早开业的曹安国际商城已经吸引了2841位商铺投资者,上海国际鞋城和上海电子商城也分别吸引了2572和2150位商铺投资者。
遍地开花的商贸城
除了曹安“全球采购中心”的大手笔外,南汇也在积极建设五角世贸商城、上海车市、上海两港装饰材料城等四个超过20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商贸
城。另外,奉贤、金山、青浦等几个郊区县,也都在打造各个行业、不同分类产品的批发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港等。
始于2004年的上海商贸城开发热,一方面是浙江开发商在义乌小商品城、永康五金城的成功开发后,开始冲入上海这个更加国际化的大都市。同时,这些浙江商家的成功经验和宏图大志,刚好与欲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上海经济发展相吻合,于是,一大批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服务的全球性采购中心、物流中心、电子商务港就在上海遍地开花。
“购物天堂”缺只角
2004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4亿元人民币,已经远远超过“国际贸易中心”250亿美元年零售市场的国际公认基准。大型零售企业茁壮成长,年销售超千亿的大型国有企业百联集团的重组,家乐福、麦德龙、百安居、沃尔玛等大量外资零售巨头的纷纷落地,都使得上海成为国内目前最为庞大、业态最多和最领先的零售市场。
但是,与国际市场相比,上海的零售市场依然还需要在层次、档次方面进行提升。这几年来,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商业业态的提升,外滩、南京西路等更高档次商业的引进,使上海高端商业与国际接轨,上海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购物天堂”。
然而,与零售业的相对领先相比,与此相关联的批发业、物流配送业、电子商务等方面却远远落后,正是这些结构性问题使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在“四大中心”建设中相对滞后。
商贸城“运动”的兴起
物流配送业不光与零售业紧密相连,同时也直接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相关,其结构性功能不容小觑,其产业的带动效应也很明显。正是如此,市政府加大力度,促进各类国际商贸城的建设,致力于培养一批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大批发商、大经销商,同时建立起与大制造商相配套的高效畅通的分销体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的商贸城开发能够如此之迅速。而其巨大的升值空间和租金回报,也吸引着投资客前仆后继地投入到商贸城“运动”中来。
但是市场鱼龙混杂,一些没有经济实力的小开发商,通过改变土地性质,将工业用地转为商业开发等手段,并以高估地价货款启动项目、售后返租等噱头快速回笼资金。一些小开发商,根本就没有资金实力去启动和经营好一个商贸城,只想着空手套白狼,赚钱走人,把烂摊子丢给那些奢望在返租利诱下,几年就能收回成本并大赚一笔的投资者们。近年来,已经有嘉定马陆的上海包装城、汽配城和奉贤奉城镇的箱包城等项目,陷入经营不善,投资者与开发商的纠纷之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