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近年来,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开始同智力一样,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所谓社交能力,指的是能够和他人比较圆满地结交并相处的能力。现代社会,高智商的宝宝越来越多,他们往往在某一方面能力特别强,比如认字、背单词或是算术,家长也习惯往宝宝强的方面教他。这样就走入了一个误区,使得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应该会的反而不会,因此很容易出现社交能力差、不合群、自理能力差、动作协调能力差等问题。某幼儿园曾做过5次测试:请数名幼儿从指定的幼儿手中取玩具。结果,有90%以上的幼儿是动手抢或求助老师去取,只有极少数幼儿采取语言商量或用其它玩具交换的办法获得成功。许多幼儿一方面只会把布娃娃等玩具假想成自己的伙伴,却不能与真实的同龄伙伴友好相处和交往。
在信息社会中,社会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孩子来说也不例外,而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来源:新浪亲子频道)
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作为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才能让孩子永远走出社交困境呢?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作为父母,应在家庭中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要培养孩子敢说话、爱说话的习惯和能力。家长不要摆出“父(母)道尊严”的面孔训斥孩子。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理解的应该让孩子知道。适当地让孩子去“参政议政”,有利于孩子树立处理事物的信心。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更应听听孩子的意见,不要一味地由家长说了算。
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家长可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已的社交圈。外出作客时,要求孩子观察成人间的交往;家中来客时,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切忌一味将孩子赶走,要让孩子在社交活动中学习交往。这样将有利于消除孩子与人交往的羞怯、恐惧心理。
教习基本的交往方法 儿童学习交往应当学会相应的交往技能,如分享、轮流、协商、合作等,这些都是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技能。家长应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孩子,让孩子走出家门去结识“兄弟姐妹”,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多一份成熟,少一份稚嫩;多一份豁达,少一份孤独。
(来源:5721学前教育网)
培养孩子社交 上海独生子女家庭流行周末约会
一周的校园生活结束,孩子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周末?除了培训班和公园,孩子们还可以在哪里活动?如今,在上海的不少独生子女家庭中悄悄流行起了“周末约会”。“三五好友”每隔一两周,就会联系一次,聚会的地点轮流定在每个小朋友家里。聚会当天,每家都会带来提前分工准备的食物,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爸爸妈妈们则一起聊天、交流育儿心得。虽然几乎都是一个幼儿园里的伙伴,但是不再以老师为中心,孩子们会更放松自在。对于“周末约会”,很多人认为,能够给孩子多一些自由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非常有利于孩子培养社会交际能力,有利于他们性格的成长。但孩子们一旦上了小学、中学,就很难再碰头了。不少家长表示,现在的孩子读书很辛苦,周末大多都要参加一些补习班,还有大量的作业,孩子基本上碰不上面。而且一些较年长的小朋友也不愿意和新朋友玩,更喜欢坐在电视机或电脑前。
专家认为,这样的“周末约会”是值得推广的,因为孩子们需要一个自由的环境来放松心情,也需要通过与小朋友的交往,补上独生子女欠缺的东西;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约会”,来进一步了解孩子,或者通过交流互相取经,完善对子女的教育。
(来源:新华网)
孩子社交恐惧的根源可能在家长
社交是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有的孩子怕见生人,甚至与熟人谈话时都感到紧张和脸红,不愿到人多热闹的场合。有时还会口齿不清、口吃、不敢抬头看人。严重时,在与人交往中出现惶恐不安,出汗、心跳加快、手足无措等现象。这些现象称之为“社交恐惧”。这些孩子常常被某些家长误认为孩子老实、听话、不顽皮。其实,是他们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是孩子自卑的外部表现。这些孩子,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过错而遭到父母过分严厉的训斥,甚至受体罚;有时则因为父母情绪不好而毫无道理地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长此以往地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惧怕心理,甚至不能辨别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这类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惧倾向,严重者会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患了此病,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
(来源:育儿网)
如何防止孩子患上“社交恐惧”
1、作为父母应重视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社交恐惧倾向。及时审视自己对待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并尽早纠正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给予更多爱护、表扬和鼓励。有必要时则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在医生帮助下查找孩子的心理问题。2、孩子在交往中出现恐惧症状时,不妨强迫自己做数次深而长的有节奏的呼吸。心里要想着自己与对方是平等的地位,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平时注意训练用大胆而自信的眼光看别人,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也可教孩子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例如:将两脚平稳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次,每日做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3、有时人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是由于知识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平时要加强对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学习,多看课外书籍、报刊,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常识,有了知识会帮助你树立自信,克服羞怯。
(来源:育儿网)
孩子的社交也须掌握技巧
家长在教孩子社交技巧时,应该注意:1、鼓励孩子加入团体。家长应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交往,有点小矛盾让其自己解决,孩子的社交能力将在无形中增强。
2、经常赞美孩子,也教孩子赞美别人。孩子如能说出“你真棒啊”。“好漂亮哦”等赞美别人的话,就能赢得不少友谊。
3、告诉孩子可以被接受的交往方式。鼓励孩子说:“我跟你玩好不好?”“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让他知道这是与人接近,开始交往的一种方法,大家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不喜欢粗鲁的孩子。
4、告诉孩子不可侵犯他人的自由。教育孩子不可乱拿或抢别人的东西,要用别人的玩具应先征得别人同意。平常在家中家长与孩子之间也应相互尊重,家长不过分干涉孩子的游戏,让孩子习惯于尊重别人也被人尊重。
(来源:新浪亲子频道
孩子社交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状况1、交不到朋友怎么办 “我不要去学校,都没有人跟我玩。”这是孩子不肯上幼儿园最常见的理由。新入园的小朋友如果个性比较内向或爱哭,就不容易很快融入群体中。也有一些孩子是长期都抱怨没有朋友,这可能就牵涉到孩子的特质、行为了。父母不妨先了解孩子背后的问题,例如:是每天都没有朋友一起玩,还是只有某一天;趁着接送孩子时,听听别人眼中的他是怎样的小朋友。状况2、吵架了怎么和好 和小朋友争吵,心里一定难受。爸妈可以表达自己理解孩子难过的想法,同时要帮助孩子理清“两人在吵什么?”也许可以画一张图表达想法送对方,千万不要代替他决定还要不要交这个朋友。如果孩子在吵架后一直被拒绝,觉得很沮丧,就需要先重建他对自己的自信心,然后才做下一步的沟通,例如,可以说:“如果是妈妈,也会很难过,可是妈妈会想想班上还有谁可以做我的好朋友。”让孩子懂得朋友可以互相选择。
状况3、朋友一定要很多吗 大部分爸妈总是鼓励孩子多交一些朋友,不要只跟几个人在一起。其实,只有少数玩伴的孩子,也许才能交到真心的好朋友,甚至是从小到大持续往来的朋友,成为一种安定心灵的力量。爸妈要让孩子知道,“受欢迎”不是用来骄傲、产生优越感。当受到大家喜欢时,更应该用这样的特质来帮助别人。而只跟少数人作好朋友的孩子,爸妈可以观察孩子之间具备哪些特质。对于有时喜欢独处的孩子,无论是安静看书画画,还是一个人溜冰打球,爸妈都应该欣喜,因为能够“独处”,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孩子知道自己有好朋友,很满足,就不用为他担忧。
(来源:新浪亲子频道)
训练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交行为
·出生-15个月:感官运动训练 这一时期期的孩子学什么事都是通过反复训练来掌握的。妈妈爸爸应尽力帮助孩子获得控制他周边环境的能力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15个月-2岁:观察游戏 幼儿在具备社交能力的初期总是习惯性的单独游戏,这一时期对孩子日后社交行为的发展、成形至关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与别人交往,帮助孩子发展总体和细小的交往技能。
·2-3岁:并行游戏 这一时期孩子们在一起游戏往往只是因为他们在同一个空间里玩,但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互动。作为家长这时应提供孩子们角色游戏的机会,象穿衣服、装着倒茶等。帮助孩子理解所有权的概念。
·4-6岁:社交游戏,非常松散组织的游戏 例如,当孩子们在共玩一盒积木时,他们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建造。当孩子们在一起玩并有一个共同目标时,家长不妨多提供孩子们社交的机会,并教他们一起与别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教他们共同分享的技能。促进语言发展,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在游戏中互相合作的能力。
·6岁以上:竞争游戏 这一时期孩子的游戏应有规则,有一个明显的获胜者,家长可以尝试提供机会让孩子与一两个玩伴发展友谊,使他们乐意在同一组里享受竞争的刺激,培养他们成熟的社交技能。
(来源:育儿网) 哎~~~看了这些不敢生BABY了~~!!!! 呵呵,厉害吧?偶去江桥网刷了一边,哈哈 谢谢,对我教育小孩很有帮助
页:
[1]